搜题
已收录14895道考试试题
丨 最后更新:2025-09-06”“ 搜索结果
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895个
28.某男,24岁。右侧肩胛骨内缘突发疖肿,周围色红肿硬,触痛明显,伴有恶寒,发热,口干,尿黄,大便干;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证属湿毒瘀结。宜选用的中成药是( )
湿毒瘀结选用的中成药是皮肤病血毒丸。连翘败毒丸治疗热毒蕴结的疖。牛黄化毒片治疗热毒炽盛的乳痈。活血解毒丸治疗气滞热壅的乳痈。查看更多
29.某男,55岁。恶寒发热,无汗,头身痛,伴有形寒肢冷,面白声微;舌淡苔白,脉浮无力。宜采用的治法是( )
恶寒,无汗,伴有形寒肢冷,面白声微;舌淡苔白,脉浮无力辨证为阳虚。宜采用的治法是助阳解表。查看更多
30.某男,36岁。身热,腹硬满痛,大便燥结,口干渴;舌燥苔焦黄。临床应采用的治则是( )
标本兼治是指标本并重或均不太急时,当标本兼治。如临床表现有身热、腹硬满痛、大便燥结、口干渴、舌燥苔焦黄等,此属邪热里结为标,阴液受伤为本,标本俱急,治当标本兼顾,可用增液承气汤治之。泻下与滋阴同用,泻其实热可以存阴,滋阴润燥则有利于通下,标本同治可收相辅相成之功。查看更多
31.关中药牛蒡子的别名,错误的是( )
牛蒡子的别名有大力子、鼠黏子、牛子、恶实。棱罗子是娑罗子的别名。查看更多
32.某女,56岁。素有关节疼痛,刻下因咳嗽痰多就诊。诊断为:(1)痹证,证属痛痹;(2)咳嗽,证属痰热壅肺。处方:橘红丸(化橘红、浙贝母、陈皮、制半夏、茯苓、苦杏仁、紫苏子、桔梗、紫菀、款冬花、瓜蒌皮、石膏、地黄、麦冬、甘草);小活络丸(制川乌、制草乌、制乳香、制没药、胆南星、地龙)。执业药师对该处方进行审核,发现其存在的配伍问题是( )
贝母、半夏和乌头类联用属于十八反的配伍禁忌。查看更多
33.某女,30岁。咽痛干痒,有异物感,干咳少痰,颧红,潮热,耳鸣,多梦;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宜选用的基础方剂是( )
咽部干燥,干咳少痰,颧红潮热,脉细数。辨证为咽喉肿痛虚火上炎症,治宜选用的方剂是养阴清肺汤。查看更多
34.中成药联用在临床上普遍存在,关于中成药合理联用的说法,正确的是( )
脑立清胶囊与六味地黄丸配伍使用,用于高血压病证属肝肾阴虚、风阳上扰者;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,辅以平胃散,属于一药为主,一药为辅,辅药能够提高主药功效;内服六神丸,外用冰硼散吹喉,属于疾病的治疗方法不同;舟车丸常配合四君子丸同用,金匮肾气丸配麦味地黄丸、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,属于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。查看更多
35.某男,59岁。腰部冷痛,酸软无力,卧则减轻,得热则舒,肢冷畏寒,面色㿠白;舌淡,脉沉细无力。宜选用的基础方剂是( )
腰部冷痛,得热则舒,肢冷畏寒,辨证为腰痛肾阳虚证,宜选用的方剂为右归丸。查看更多
36.某女,35岁。痔疮,大便带血,血色鲜红,时有肛门瘙痒;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宜采用的治法是( )
根据痔疮,大便带血,舌红,苔薄黄,脉浮数,辨病为痔,证属风伤肠络证,宜选用的治法是清热凉血祛风。查看更多
37.根据中药饮片所含化学成分或炮制方法的不同,确定不同的贮藏方法。关于中药饮片贮藏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
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,如薄荷、当归、川芎、荆芥等,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,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或泛油,应置阴凉、干燥处贮存。在《中国药典》“凡例”中,[贮藏]项下规定: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℃的环境。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