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收录14545道考试试题

最后更新:2025-08-22

”“ 搜索结果

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545

38.某男,60岁。黎明前脐腹作痛,肠鸣即泻,泻后则安,完谷不化,腹部喜暖,形寒肢冷,腰膝酸软: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泄泻,证属肾阳虚衰,处方如下:补骨脂9g,煨肉豆蔻9g,制吴茱萸9g,制川乌3g,五味子6g,赤石脂12g,干姜5g,炙甘草6g·5剂,水,温服,每天2次。关于执业药师对此处方适宜性审核和用药交代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
补骨脂用时无需捣碎。该药温补脾肾,可在清晨空腹或餐前服用,B正确。川乌宜先煎1-2小时,C正确。赤石脂宜先煎,D正确。吴茱萸有小毒,用量为2-5g,处方中用量9g,为超剂量,E正确。查看更多
39.并开药是由2-3种疗效基本相似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面构成。并开药“二蒺藜”应调配( )
二蒺藜指蒺藜和沙苑子。查看更多
40.某男,28岁。发热,微恶风,头胀痛,咳嗽,咳痰不爽,咽痛咽红,口渴;舌尖红苔薄微黄,脉浮数。给予银翘散(金银花、连翘、竹叶、荆芥、牛蒡子、薄荷、桔梗、淡豆豉、甘草)治疗。关于银翘散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的说法,正确的是( )
银翘散。选用荆芥穗,长于散风解表;选用生牛蒡子,生用辛苦性寒,长于疏散风热、解毒散结而清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,如果患者平素便溏则可选择;薄荷叶偏于发汗解表,薄荷梗偏于下气宽中,本方选用薄荷叶;选用生甘草,性平偏凉,清热解毒,缓和药性、调和百药。查看更多
1.首创“诸病通用药”专项的本草专著是( )
本题考查主要本草典籍。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著,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法;创设了“诸病通用药”专项,系统整理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。故答案为“《本草经集注》”。查看更多
2.用药咨询服务是执业药师应用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,承接公众对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。用药咨询服务的对象有患者、医师、护士,不属于患者用药咨询的内容的是( )
本题考查咨询服务的对象和内容。“中药注射液的溶媒、浓度及滴注速过”为护士用药咨询内容。查看更多
3.“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”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( )
本题考查阴阳学说。阴阳学说指在物极阶段下,阴阳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,如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,重阳必阴,重阴必阳。故答案为“相互转化”。查看更多
4.某女,58岁。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(轻型),出现发热,咳嗽,胸闷,乏力等症状,伴鼻塞,咽痛,舌苔白,脉浮。根据中医藏象理论,其病机是( )
本题考查脏腑辨证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,在生理情况下,两者相互依存,相互配合,相互制约,维持呼吸运动、水液代谢的正常进行。在病变情况下,“肺气失宣”,可见鼻塞、喷嚏、恶寒、无汗、呼吸不畅,胸闷、喘咳等症状;“肺失肃降”,可见呼吸短促、喘息、咳痰等症状。故答案为“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”。查看更多
5.某男,65岁。近日食欲减退,口淡无味,口中黏腻,唇干,舌淡有齿痕,脉沉缓。根据藏象理论,其病位是( )
本题考查五脏的别称。脾开窍于口,脾失健运,不仅可见食欲不振,还可见到口味异常,如口淡、口腻、口甜、口臭等。故答案为“脾”。查看更多
6.某女,34岁。咳嗽5天,咳声嘶哑,咳痰不爽,痰黄,咽痛,口渴,鼻流黄涕,头痛,肢楚,身热,舌边尖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诊断为咳嗽,辨析其证候是( )
本题考查咳嗽的辨证论治。通过题干“咳嗽,咽痛,鼻流黄涕,身热,脉浮数”,诊断为咳嗽-风热犯肺证。故答案为“风热犯肺”。查看更多
7.滑脉往来流利,如盘走珠,可见于( )
本题考查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。滑脉:脉象为往来流利,如盘走珠,主痰饮、食滞、实热等。平人脉滑而冲和,是营卫充实之象。妇人妊娠亦常见滑象,是血气充盛而和调的表现。故答案为“实热”。查看更多